特殊教育融合提质 全纳教育体系加速构建
2025 年特殊教育进入 “融合提质攻坚期”,教育部实施 “特教提升计划 3.0”,核心推进 “普特融合” 教育模式落地。全国新增特殊教育学校 120 所,改扩建标准化特教班 800 个,配备康复训练设备 3 万台套,中央财政专项投入 45 亿元,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教设施升级。目前,全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97.8%,较去年提升 1.2 个百分点。
融合教育机制创新成为突破口:建立 “普通学校为主、特教学校为辅” 的安置体系,要求县域内 300 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必须设立资源教室,配备专职资源教师。江苏苏州试点 “随班就读支持中心”,为每所接收残疾学生的学校配备 1 名特教指导教师和 2 名康复师,该校残疾学生课堂参与度从 40% 提升至 85%。师资培养方面,扩大特教专业招生规模,年内新增特教专业毕业生 8000 名,开展 “普校教师特教技能培训”,覆盖教师 12 万人次。
数字化赋能特教发展: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设 “特殊教育专区”,上线手语翻译、盲文教材等适配资源 5000 余条,开发 “个别化教育计划(IEP)智能制定系统”,已为 60 万名残疾学生生成个性化培养方案。此外,首次将融合教育成效纳入学校考核,明确普通学校残疾学生就读比例不低于 5%,推动全纳教育理念深度落地。
融合教育机制创新成为突破口:建立 “普通学校为主、特教学校为辅” 的安置体系,要求县域内 300 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必须设立资源教室,配备专职资源教师。江苏苏州试点 “随班就读支持中心”,为每所接收残疾学生的学校配备 1 名特教指导教师和 2 名康复师,该校残疾学生课堂参与度从 40% 提升至 85%。师资培养方面,扩大特教专业招生规模,年内新增特教专业毕业生 8000 名,开展 “普校教师特教技能培训”,覆盖教师 12 万人次。
数字化赋能特教发展: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设 “特殊教育专区”,上线手语翻译、盲文教材等适配资源 5000 余条,开发 “个别化教育计划(IEP)智能制定系统”,已为 60 万名残疾学生生成个性化培养方案。此外,首次将融合教育成效纳入学校考核,明确普通学校残疾学生就读比例不低于 5%,推动全纳教育理念深度落地。
除非注明,文章均由 潮州技师学院 整理发布,欢迎转载。